關於社工的迷人之處

2023.04.17
進入家庭,跟爸媽工作是我的日常,
爸媽和寶寶,開始一起生活,需要彼此相互認識和熟悉。
陪伴爸媽,能在這磨合中安心前進,就是育兒指導的角色。

家訪時,媽媽說著從孕期到留職停薪全職育兒的經歷,淚水不停從臉頰落下。
「生產後,身體還在復原中,平常一直照顧寶寶,都沒得休息。」
「我就還沒學會,從寶寶的哭鬧不安,知道他需要什麼?」

很可以體會新手爸媽的焦慮。
「一開始有這煩惱,是很正常的。你們真的很想了解寶寶的需要,也想好好回應他。」
我們討論了常見的狀況、整理照顧經驗。
一起學習並發現,寶寶肚子餓時、需要換尿布時,哭聲真的不大一樣。

找回一點信心的媽媽,說著自己的疲累。
「有時抓不準寶寶的節奏,掙扎要等到固定喝奶的時間,結果我都不能休息。」
育兒指導員提供媽媽彈性調整餵奶的做法,讓寶寶可以吃飽飽後,跟著媽媽一起睡覺去。

第二次家訪,爸媽臉上多了笑容。
媽媽:「比較抓到寶寶生活節奏了。彈性的調整好重要,有更多的休息,感覺身心放鬆些了,寶寶也比較有生活的規律性,現在覺得寶寶好可愛。」
爸爸:「跟你們討論後,找了鄰近保姆幫忙托育,我們也可以喘息。」

我想,這工作迷人之處,就在陪伴爸媽育兒初期的不安逐漸到安定,然後看見爸媽及寶寶開心的笑臉。


本網站會使用Cookie來協助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及分析流量數據。若您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。更多詳情請查閱本公司的Cookies使用政策

同意